在可持续发展的创新需求推动下,我国的科学研究正在从跟踪式研究发展到跟踪式研究与原创研究相结合,这就需要创立新理论,建设新学科。
可拓学的第一篇文章“可拓集合与不相容问题”于1983年发表,30多年来,在很多学者的参与下,已经形成了初步的理论框架——可拓论,建立了特有的可拓创新方法体系,开展了在信息科学、智能科学、管理、经济、金融、控制、检测、机械设计、建筑设计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可拓工程。可拓论、可拓创新方法和可拓工程形成了可拓学。它研究事物拓展的可能性和开拓创新的规律与方法,并用以解决矛盾问题。目前,可拓学研究已从中国大陆逐步发展到香港、台湾、美国、英国、日本、韩国、南美洲等地。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有关可拓学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项目共59项;国内有375家期刊发表了关于可拓论的论文,作者单位包括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等200多家;2008年—2010年,有关可拓学的国内期刊论文共1064篇,有关可拓学的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共383篇。这些研究涉及信息、数学、机械、电工、建筑、经济、管理、环境、控制、检测、计算机、人工智能等众多领域。可拓学研究者还申请了专利,研制出一批可拓软件,申请了著作权。
在多年的研究中,可拓学研究者逐步形成了一个紧密的科学共同体。关于可拓学和可拓学科学共同体的情况,特公告如下:
1.可拓学是中国人创立的新兴学科
中国科学院吴文俊院士和中国工程院李幼平院士为首的鉴定委员会对“可拓论及其应用研究”的鉴定指出:“经历20多年连续研究,蔡文教授等人已经建立一门横跨哲学、数学与工程的新学科——可拓学,它是一门由我国科学家自己建立的、具有深远价值的原创性学科。”
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防科工委和解放军总装备部联合组办的香山科学会议于2005年12月6-7日在北京香山饭店召开以“可拓学的科学意义与未来发展”为主题的学术讨论会,讨论会认为:“可拓学是以矛盾问题为研究对象、以矛盾问题的智能化处理为主要研究内容、以可拓方法论为主要研究方法的一门新兴学科。矛盾问题智能化处理的研究对现代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认同可拓学是哲学、数学和工程学的交叉学科;由于可拓学的研究对象存在于各个领域中,因此,讨论中比较赞同把可拓学定位于如同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那样的横断学科。”
2.可拓学科学共同体
在建设新学科可拓学的30多年中,逐步由从事可拓学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并遵循共同规则的学者形成了可拓学科学共同体。可拓学科学共同体致力于建设中国人原创的可拓理论和可拓创新方法体系,并努力使原创性理论和方法转化为社会性成果。可拓学科学共同体相信,科学的历史是科学研究者创造的。
可拓学科学共同体相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希望改善学术环境,与各领域的学者一起,努力把可拓学发展为成熟的新兴学科,使它在世界科学殿堂中占有一席之地,并将为此而不懈努力!
3.组织机构和研究队伍
可拓学科学共同体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可拓工程专业委员会、可拓学学术委员会和广东工业大学可拓学与创新方法研究所组成。组织机构情况如下:
(1)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可拓工程专业委员会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的全国性二级学会,隶属于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是从事可拓学研究的学者组成的民间学术组织,业务范围包括:学术交流、书刊编辑、科普教育、咨询服务等。
(2)可拓学学术委员会隶属于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可拓工程专业委员会,它由广东工业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大连海事大学、武汉大学、南昌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南昌航空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等单位从事可拓学研究6年以上的30多名资深教授组成,学术委员会主任是可拓学的创始人蔡文研究员。由于可拓学是原创的新学科,很多领域的专家、学者暂时还不了解,因此,出现“外行评价”的现象是正常的。可拓学学术委员会欢迎不同领域的学者提出批评和建议,以期不断发展和完善,并在自我批判中前进。可拓学学术委员会愿意与各项目、成果评价机构及杂志编辑部合作,参与评价,使对原创性成果的评价按照五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改进科学技术评价工作的决定》(国科发基字[2003]142号)进行。
(3)广东工业大学可拓学与创新方法研究所是从事可拓学研究的专门机构,它由广东工业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国防科技大学、大连海事大学、武汉大学、南昌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南昌航空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等单位38名专职和兼职从事可拓学理论和应用研究的教授、学者组成。欢迎有兴趣参与可拓学研究的学者与之联系,研究所愿同各领域的学者及各界人士一起建设这一新学科。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可拓工程专业委员会
广东工业大学可拓学与创新方法研究所
可拓学学术委员会
2013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