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19届可拓学年会暨数智时代的创新创业创造教育论坛日前举行,探讨在企业在产学研一体化创新中急需具有数据驱动决策能力、跨界融合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的技术人员的背景下,传统创新创业教育为适应数字化、智能化时代对人才的新需求,如何引入智能创新方法。
论坛上,广东工业大学可拓学与创新方法研究所荣誉所长杨春燕和广东工业大学可拓学与创新方法研究所所长李兴森分别作了“数智时代可拓学的研究价值与高质量发展”及“可拓学助力创新创业教育”的大会报告,引发关注。

据介绍,可拓学(Extenics)是由广东学者蔡文于1983年创立的交叉学科,以矛盾问题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形式化模型探讨事物拓展的可能性与创意生成的规律,在数智时代为创新创业提供了独特的方法论支持。

据悉,首先,可拓学可提升创新策略生成的系统性。通过物元、事元、关系元等模型化工具明确问题边界,结合拓展分析、共轭分析等方法揭示创意生成机制,通过可拓变换与优度评价实现创意的系统生成与优化选择。
其次,可拓学提升创新的智能化程度,通过大语言模型构建全特征高维基元库,以可拓算法赋能创新策略生成,将可拓变换与机器学习算法结合,自动生成创新策略。
另外,可拓集合与关联函数可助力决策优化与创新创业能力的量化评价。可拓学以形式化、流程化与智能化方法提升解决矛盾问题的高阶创新思维。
可拓学为数智时代的创新创业提供了特色鲜明的方法论体系,通过形式化模型处理矛盾问题,填补了传统创新方法在策略生成的系统性、智能性和可计算性方面的不足。可拓学智能化处理矛盾问题的系列方法与工具,可作为跨界创新的理论与方法支撑,且更有效地应对数智时代创新创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值得一提的是,据介绍广东工业大学“趣味可拓学”课程获评广东省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将创新思维训练与思政教育融合,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理论自信。
文章来源:https://static.nfnews.com/content/202508/27/c11667836.html?colID=0&firstColID=1207&appversion=12700&from=weChatMessage&enterColumnId=&date=&layer=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