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5-17日,全国第19届可拓学年会暨数智时代的创新创业创造教育论坛在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圆满举行。

本届大会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西南交通大学、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可拓学专业委员会、四川省创造学会、中国创造学会创新工程学分会、四川省创新方法研究会、《智能系统学报》编辑部共同承办;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可拓学与创新方法研究所、贵州大学数字化转型与治理协同创新实验室、《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编辑部、广州可拓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都践习科技有限公司、乐山市实验小学等单位协办。成都幻创空间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创新科技》杂志社等单位对本次大会的召开给予了大力支持。来自西南交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四川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贵州大学、对外经贸大学以及中铁二院、北汽福田汽车、广州可拓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都践习科技有限公司等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界的近200人参会。

本次会议旨在汇集可拓学及其应用研究的国内外最新成果,探讨数智时代可拓学未来发展方向和创新创业创造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问题。会议设立了 “新质生产力发展与创新创业创造人才培养论坛”、“人工智能与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论坛”与“可拓学分论坛”三大平行分论坛,并同期召开了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可拓学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 与 “广东工业大学可拓学与创新方法研究所专兼职人员工作会议”。
开幕式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可拓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张玲玲教授主持。

西南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长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指出,本次会议为学术界与产业界搭建了高层次、高水平的创新与学术交流平台,有望进一步推动跨学科、跨领域对话,促进可拓学理论创新与数智时代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深度融合。

大连民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中国创造学会副理事长兼创新工程学分会主任委员冯林教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孙富春教授,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国务院参事石勇教授,四川省创造学会会长、西南交通大学原副校长张文桂教授分别致辞,从学科发展、学会使命、产学研融合等角度,对可拓学及创新创业创造教育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殷切期望。

本次大会共安排了10场特邀报告,分别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可拓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广东工业大学可拓学与创新方法研究所所长李兴森教授,中国创造学会创新工程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矿业大学前沿交叉研究院副院长王军教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可拓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创造学会理事、北京建筑大学秦建军教授主持。冯林教授,孙富春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创新工程实验室主任、中国创造学会创新工程学分会荣誉主任委员李茂国研究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可拓学专业委员会前任主任、广东工业大学可拓学与创新方法研究所荣誉所长杨春燕教授,四川省创造学会副会长、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陈光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可拓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田英杰教授,广东工业大学李兴森教授,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罗清红副院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可拓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孙佰清教授,四川大学创意管理研究所所长、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创新与创业分会副理事长杨永忠教授分别做了主题报告,围绕颠覆性创新、数智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创新人才培养、可拓学理论与应用、可拓分类方法、创意管理等前沿议题,分享了最新理论进展与实践案例。

三大分论坛共计进行55场专题报告。
新质生产力发展与创新创业创造人才培养论坛聚焦新质生产力内涵与实施路径,探讨了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能力提升,展示了TRIZ与可拓学融合、企业数字化转型、AI+教育等实践案例,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和产业升级。

人工智能与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论坛,关注基础教育阶段AI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旨在通过早期培养与前瞻性教育改革,提升学生的AI创新思维、问题解决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促进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与产业竞争力提升。

可拓学分论坛分为可拓学理论与方法研究论坛、可拓学应用与创新实践论坛两大板块,与会专家学者探讨了可拓学在人工智能、教育、企业创新、数字化转型、心理咨询、自媒体AI创作、碳排放预警、音乐创作等领域的应用,展示了跨学科融合的广阔前景。

会议期间,同期召开了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可拓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工作会议” 和 “2025年广东工业大学可拓学与创新方法研究所专兼职人员工作会议”。专委会委员工作会议由可拓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李兴森教授主持,会议听取了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可拓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张玲玲教授关于 “2023-2025年可拓学专业委员会工作报告” 的汇报,以及CAAI会刊《智能系统学报》编辑丁钰关于 “CAAI会刊《智能系统学报》介绍及投稿注意事项” 的报告。此外,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组织工委副主任沈超作了“可拓学发展研讨与学会指导” 的总结性发言。研究所专兼职人员工作会议由可拓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江帆教授主持。李兴森教授总结了研究所近两年的工作情况,并就未来工作计划进行了相关展望。随后,田英杰教授组织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可拓学交叉研究项目申报”展开讨论,初步确立了可拓学高水平原创科研项目的申报选题方向。

8月17日下午,全国第19届可拓学年会暨数智时代的创新创业创造教育论坛的闭幕式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可拓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李莉主持。可拓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汤龙宣读会议纪要,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可拓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李兴森代表主办单位致谢,中国创造学会副理事长兼创新工程学分会主任委员冯林、四川省创造学会副会长唐志红代表承办单位致谢,可拓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张玲玲致闭幕词。
本次会议不仅是学术交流的平台,更是凝聚共识、促进产学研协同的重要契机。可拓学作为我国原创学科,在数智时代展现出独特价值。未来,可拓学将进一步深化理论创新、拓展应用边界,助力解决科技与社会发展中的复杂矛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