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拓学与创新方法研究所
站内搜索:
English
| 简体 繁体
 首页  可拓学概况  科研成果  交流合作  学术机构  对可拓学的评价  媒体报道  可拓创新方法应用与推广  可拓学40周年 
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
您的位置: 首页>最新消息>最新消息>正文
海内外各界人士深切缅怀蔡文教授(1)
2021-11-11 22:19  

深切缅怀

  2021年11月5日,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可拓学专业委员会荣誉主任、广东工业大学可拓学与创新方法研究所荣誉所长、可拓学创始人蔡文教授因病在广州逝世,享年82岁。

蔡文教授逝世的消息传开后,大家以各种形式表达对先生的追念与哀思。可拓学网站将这些材料逐批发布,用以纪念蔡文教授!

斯人已去,风范长存!

蔡文教授千古!


唁 电


惊悉可拓学创始人蔡文教授离世,十分悲痛。可拓学是一门由我国科学家自己建立的、具有深远价值的原创性学科。可拓学用关系元整合人元、物元与事元,整合人类的无限智慧和机器的无所不能,使得后人有可能用时间的秩序建构人类共识机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蔡文教授安息!


李幼平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士


痛悼蔡文教授,弘扬可拓精神


听闻我国可拓学说的创始人、我的学术至交蔡文教授日前在广州仙逝,一股巨大的伤痛涌上心头。他比我年轻,还可以做出许多有益的学术工作,可是却走在了我的前头。老天真是不公啊!

在此,唯愿在创建可拓学的艰辛道路上苦苦追求和探索了一辈子的蔡教授在天之灵安息,更盼蔡教授的家人节哀,尤望广东工业大学蔡教授团队同人们把可拓学继续向前推进,发扬光大!

  正如我国杰出数学家、我国人工智能创新旗手、国家首届科学技术最高奖获得者吴文俊先生在2003年的可拓学学术鉴定会上所指出:可拓学是中国学者创建的一门新学科,是哲学、数学、信息科学和人工智能等多学科的交叉产物,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前景。

回顾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自近代科学技术诞生以来,我国在世界科学创新的竞争之中少有建树。从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到应用科学,处处都是外国学者的发明创造,却难见中国人的贡献。从小学、中学、大学到研究生的教科书,到处充满外国人的姓名,却难寻中国人的身影。好不容易,可拓学打破了这个历经几个世纪的沉默!其意义非同凡响。

什么是可拓学折射出来的可拓精神?这就是:把传统思维宣判为“无解”的问题,经过精心的开拓,转化为“可解”的问题,并求出结果。可拓精神是中华文明的优秀传承,可拓学从中华文明获得的直接启示之一,就是众所熟知的曹冲称象:用传统的称量工具(称)来称大象的体重本是无解的难题,但是聪明的曹冲改用渡船来称等重的石头,就转化成了有解的问题,从而称出了大象的体重。用今天流行的话语来说,可拓精神就是突破传统思维定式去寻求创新的解答。

我与蔡文教授的学术交往始于2001年12月,当时,他向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提交了成立可拓工程专业委员会的申请。作为学会第4届理事会理事长并且长期从事信息科学与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创新研究的我,与蔡文教授顿生同气相求,相见恨晚之感。正是:同是创新追梦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而且,我从学术上认识到:可拓学的本质就是矛盾问题的智能求解,当然与人工智能一脉相承。因此,学会接受并批准了这份申请。自此,我与可拓学团队(特别是蔡文和杨春燕)有了越来越密切、越来越深入的交流,亲身见证与大力支持了这一团队在创建、完善、推广、把可拓学从国内向国外传播的卓越活动过程。至今,这都成为我学术生涯中一个美好的篇章。

如今,斯人已去。我从内心希望,在广东工业大学的领导下,可拓学团队(特别是杨春燕和李兴森等同人)接过蔡文教授的接力棒,发扬蔡文教授创造出来的可拓精神,把可拓学发扬光大,更上层楼,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世界科学的长足发展,做出中国学人更大的贡献!


钟义信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第四届、第五届理事长

北京邮电大学原副校长

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教授


致蔡文


蔡文教授是一个重义之人,我对他一点微小的帮助,他始终不忘,对我断不了问询与关心。2013年我们相见,多年阔别,感怀万千,他又重提他的第一个关于可拓学的报告,是在北师大数学楼一楼大教室召开的全国模糊数学学术会议上做的,他感谢我对他的支持,说他作了外国人所没有做过的研究,这是我们民族最需要的精神。我问他那是哪一年的事情?他说:“1981年8月21日下午"!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回答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感动之余,2013年9月9日,我写了一首打油诗寄给他:

一九八一八二一,

听君宣讲可拓集。

艰辛三十二年路,

新华一枝举世奇。

老友于2021年11月5日仙逝,不禁洒泪将斯改写为:

一九八一八二一,

忆君荣创可拓集,

四十周年辉煌路,

扬我中华复兴旗。

蔡文教授千古!


汪培庄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深切悼念我的良师益友蔡文教授


2021年11月10日

今天我跟汪培庄老师通了电话。我们俩人都感到非常意外,深感遗憾,蔡文老师这么早就走了,对我们中国学术界、特别对可拓学术界,是一个很大的损失。

我认识蔡文老师已经41年了,那是1980年,我当时还是大学三年级的学生。北京师范大学的汪培庄老师邀请咱们这些国内从事模糊数学的爱好者或科研工作者来北京师范大学参加模糊数学讨论班。由汪老师和法国学者桑切斯给我们做学术报告,有一天,汪老师就请蔡文和我到他家里去研讨学术问题。期间蔡文老师向汪老师汇报他对物元分析的创新性想法,其中最著名的故事就是曹冲称象。

在北京学习的一周时间,我跟蔡文老师每天都在一道,我们成为好朋友,友谊是非常深厚的。我进一步了解蔡文老师产生物元分析原创思想和方法,这就是他后来创立的可拓学。

1985年我去美国学习、工作期间,一直保持与蔡文老师联系。当1993年我回国访问时,专门到广州去与蔡文老师重逢,蔡老师及其团队给我交流他们从事物元分析和可拓学的学术成果。我非常佩服他们的专研精神。按照蔡文老师的建议,我回美国后,迅速协助蔡文老师把当初最重要的可拓学文章通过英文的方式发表在国际期刊上,让国际学者知道可拓学的诞生与发展。

  大约2000年左右,我陪同蔡文老师一道去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部拜访陈晓田主任。陈晓田主任对蔡文老师表示,学部应该支持这个由中国人自己创建的学科。据我所知道,从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支持了一大批关于物元分析或者是可拓学的科研项目,有力地推动了可拓学理论与应用的发展。

  再后来,我推荐了自己的博士生——李兴森去广东工业大学协助蔡文老师及团队加强可拓学科研与传播。现在李兴森教授已经成为可拓学领域的领军人才。

  41年的时间弹指一挥间,蔡文老师驾鹤西去了,但他留给学术界的财富,可拓学将永存!我不仅代表我自己,也代表我的夫人、我的同事、我的学生,对他致以深切的哀悼。衷心地希望中国的可拓学,继续在李兴森和众多学者带领下继续往前发展,把咱们中国人自己做出来的这种学术思想发扬光大,走向全世界!


石勇

国务院参事

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中科院大数据挖掘与知识管理重点实验室主任


俊才陨落,可拓长存

——深切悼念可拓学创始人蔡文教授


2021年11月6日上午翻看手机微信时,突然看到杨春燕教授发来的信息,她告诉我一个令人沉痛消息:昨天下午蔡文教授因脑出血,永远离开了我们。

噩耗传来,顿感格外痛心和惋惜!可拓学界从此失去了本门学科的缔造者,中国人工智能学界失去了一位杰出的学者。

20年前,我在CAAI第四届换届大会上初识蔡文教授。我的恩师涂序彦先生告诉我,蔡教授十几年坚持不懈,创建了一个称为“可拓学”的崭新学科,它用形式化的模型研究事物拓展、变换的可能性和开拓创新的规律与方法,并用于解决矛盾问题。涂先生的介绍令我对蔡文教授顿生敬意。

40年前,中国从事人工智能研究的科技工作者们发起成立了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当时国内的学者们多将注意力集中在跟踪国际上风头正劲的符号主义或连接主义学派上。而蔡文教授则另辟蹊径,独树一帜,从数学视角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解决矛盾对立问题的智慧,于1983年在《科学探索学报》发表了论文“可拓集合和不相容问题”,这篇积淀了七年之久的学术论文宣告了由中国人自主创立的新学科——可拓学的诞生。

几十年来,蔡文教授的可拓学从一个人发展成一支海内外研究队伍,建设了理论体系——可拓论,形成了特有的可拓创新方法,开展了在计算机、机械、管理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可拓工程。可拓论、可拓创新方法和可拓工程构成了新兴的学科可拓学。正如中国科学院吴文俊院士和中国工程院李幼平院士在对“可拓论及其应用研究”的成果鉴定中所指出的:“经历20多年连续研究,蔡文教授等人已经建立一门横跨哲学、数学与工程的新学科——可拓学,它是一门由我国科学家自己建立的、具有深远价值的原创性学科。”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支持科学家勇闯人工智能科技前沿的“无人区”,努力在人工智能发展方向和理论、方法、工具、系统等方面取得变革性、颠覆性突破,确保我国在人工智能这个重要领域的理论研究走在前面、关键核心技术占领制高点。

长期以来,我国学界习惯于跟踪国际上的热门方向开展科研,习惯于在外国人开辟的赛道上进行一些小修小补式创新。但也确有少数具有自主创新精神的学者长期在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领域艰辛探索,先后创建了一批极富创新性和前瞻性的人工智能学术成果。蔡文教授正是少数敢闯“无人区”的勇士,是我国学人的榜样和骄傲!正是他在可拓学这个“无人区”多年的默默探索、奉献和坚守,成就了可拓学研究队伍发展壮大、硕果累累、海内外盛赞。

斯人已去,风范尤在。我们要学习蔡文教授坚持自主创新的奋斗精神和善于发现新方向、指出新问题、提出新理论的创新型学者风范,力争在人工智能基础理论领域取得变革性、颠覆性突破和开辟崭新理论空间的杰出成就。

俊才陨落,可拓长存。期待可拓学界同仁继续将蔡文教授创立的可拓学发扬光大,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以更多更好的成果告慰蔡文教授的在天之灵。


韩力群      
北京工商大学教授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第五/六届副理事长      


沉重悼念蔡文教授


蔡文教授的两件事给我很深的印象:

(1)蔡文教授专注解决矛盾问题,这个目标很少人关注。矛盾无处不在,他提出了统一的解决方法。蔡文教授解决矛盾问题的一个关键点,在于“变换”,即利用变换来化简矛盾。虽然在数学中曾有解决疑难问题时采用过“变换”的方法。例如,傅里哀变换和拉普拉斯变换等。而蔡教授把“变换”用于解决社会中的矛盾问题,例如解决曹冲称象、深圳与香港之间公路转换桥等矛盾问题。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社会中的矛盾问题更复杂,为此蔡教授提出:在变换前,先进行基元特征描述和基元特征的拓展(可拓),在变换后进行优度评价,选出最好方法。这样就可以解决社会中的各类矛盾问题。

蔡教授解决矛盾问题的方法,现在已经扩展为创新方法。

(2)蔡文教授和团队为我们树立了《可拓学》这幅我国原创科学的旗子。从1983年他的一篇学术论文,到开办物元分析学习班,再到创立学会。一步一步把理论走向实践,培养人才,扩大影响。他把学会挂靠到“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中,这个重大的选择使“可拓学会”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他把可拓学的研究成果,通过鉴定,得到了吴文俊和李幼平院士的贊杨。

他把可拓学从国内走向国际,和国外学者进行广泛交流,并召开了“国际可拓学研讨会”。

这些成就使《可拓学》这面旗帜,在国内外牢固的树立起来了。

蔡教授开创的《可拓学》,已经形成了一条大河,影响面达到了和国际上流行的TRIZ创新理论相同的水平,这是蔡文教授和庞大团队不断努力的结果。蔡教授的个人毅力是值得称赞的。

沉重悼念蔡文教授!愿他一路走好!


陈文伟

国防科技大学资深研究生导师


        I like to use this opportunity to share my story regarding how I became acquainted with Professor Cai Wen in order to remember this great scholar and good friend.

        It was several years ago that I attended his event and his team’s celebration for the founding and great successes of the theory of extenics since 1982 in Beijing. After that conference, I had the honor to host him at my local town in America and later to visit the Research Institute of Extenics and Innovation Methods, in Guangdong.

        As a result of these exchanges of ideas and visits, I spent a good amount of time and effort to study the theory of extenics, born out of Professor Cai’s initial work published in early 1980s. To help spread the influence of this theory, I cited some of the relevant works of extenics in two of my publications:

        Simultaneous consumer utilities, multi-sided markets and consumer synergies. Proceedings of the 2019 annual meeting of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siness, economics and technology, pp. 101-121.

        Value in Business: A  Holistic, Systems-Based Approach to Creating and Achieving Value (Jeffrey  Yi-Lin Forrest and Yong Liu). Springer, 2021.

        At the end, I wish that colleagues and I will be able to achieve mor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uccesses of extenics in the years to come; and that Professor Cai will rest in peace.


Jeffrey Yi-Lin Forrest

Department Mathematics,Slippery Rock University, Slippery Rock, PA 16057, USA

President of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General Systems Studies.Inc.. USA


创新的勇士  育人的楷模


我第一次聆听可拓学创始人蔡文先生授课,在2014年10月14日广州的可拓创新训练营,带有潮汕口音的蔡教授全面系统介绍了可拓学精粹的创新思想:“世界一切事、物和关系都是可以拓展的;解决矛盾问题有规律可循、有方法可依;对任何解决矛盾问题的方案,都能够找到比它更好的解决办法”。中华民族文化曹冲称象古为今用的故事,阐述了创新建模拓展变换优选的基元原理;深圳皇岗转换桥解决港深不同交通规则的对立矛盾,体现了处理现代生活问题崭新的可拓逻辑。前无古人、也无洋人的原创可拓论,播下的东方科学创新的种子,建立了中国人另道超车赶超先进的基础。

就相识以来我亲身所见,蔡教授不顾古稀之年,以不断创新的勇士姿态,披荆斩棘奋力拼搏,一直为可拓学发展和运用奔忙:如到深圳市自主创新大讲堂宣讲可拓学知识,在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介绍可拓创新方法,赴惠州市普及可拓学基础,去宁波市参加2019可拓创新方法与应用高峰论坛;为香港工程师学会公开讲学,与香港城市大学各界专家学者进行交流;筹办可拓创新学院、可拓创新联盟,成立广州可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建立可拓学网站,整理了110期可拓学之路的资料,发布2021年可拓贺岁“走进中国原创学科可拓学”10份资料;连续举办并主讲多期可拓学一级、二级、三级培训班;在历次参加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可拓学专业委员会年会或者日常普及宣讲可拓学中,蔡教授根据形势的发展和自己的体会,不断发表新的观点,提出新的论据,指出新的方向。刚刚过去的2021年8月12日-15日全国第17届可拓学年会,蔡教授在题为“可拓智能”的学术报告中,就可拓学的发展又提出了新的论点:“以可拓智能为工具,研究智能化处理的方法,形成一些新的概念,产生一些新的方法,再提高到理论上,建立一般的原理,用这样的原理解决该领域更复杂、更重要、更艰辛的实际问题……构建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一个多分支的东方学科。”

与蔡教授相处的日子里,处处体会到蔡教授践行自己提出“拓展、严谨、谦和、诚信”的学风,时刻都感到他对人无微不至的关怀。在带我乘船夜游珠江遥望广州东塔和西塔的时候,他深情的对我说,挖建塔基是一件十分艰难又重要的大工程,有很多没有估计预测的事情,往往会遭后人的埋怨和指责,对待无人可问、无章可循又必须完成的事情,一定要接受现实当傻瓜硬着头皮走下去,才有成事的希望,鼓励我不畏艰险探索可拓学发展之路;在一起乘车赴香港学术交流的路上,他说1874年计算机0和1经纬明确的发明、1969年计算机的0、1交互运用,可以使庞大的装置用指甲大的软件芯片代替,科技进步解决了人工智能的很多问题,但是1983年可拓集理论的标准和领域的界定,更是解决现实问题关键和重要的创新,他的阐述使我理解到当代知识产权的竞争,掌握制定标准的手段才是发言权、话事权的核心;记得我平常请他过目的文件或者提出的问题,一般都在隔天清晨六点钟以前详细回复,修改问题文件标注的时间一般都是凌晨。他把自己亲身经历和体会的经验,坦诚毫无保留的奉献社会。在基本完成可拓学资料的整理留给后人参考之后,又不断在微信群里发表人生感悟,与2019年他主办人生最后一次可拓学一、二、三级培训中,连续授课六天开场白的话一脉相承,蔡教授自称“废话”感人肺腑之言,以身作则育人的作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蔡教授对我寄以很多厚望,可惜由于个人的条件限制,没有合作完成撰写青少年可拓教育、完善可拓网站宣传、赴山东培训等等约定。他引领我走过人间商场的春夏秋冬、在办公室讨论研究问题、在宾馆促膝谈心共同用膳的场面历历在目,在沉痛悼念蔡文教授仙去之时,更要把美好的记忆、他的嘱咐化成动力,努力推动可拓学发展,完成他的心愿和重托。

天堂善待对社会有奉献的人,祝蔡教授一路走好!


鄞汉藩

深圳市知识产权研究会会长


深切缅怀蔡文先生


惊悉蔡文先生于2021年11月5日不幸离世,真的不敢相信这是事实。与蔡文先生相识、相知、相交的十六年,是在他的教诲和鼓励下努力结合自身研究领域应用可拓学的十六年,是努力构建建筑学领域的可拓工程——可拓建筑学的十六年。

我和哈工大建筑计划与设计研究所学术团队从2002年开始进行可拓学在建筑学、城乡规划学、景观学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先后获得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培养了几十名硕博研究生和青年骨干教师;从全国第十届可拓学年会开始,参加了历届全国可拓学年会;2006年在哈工大成功举办了全国第十一届可拓学年会,《哈工大学报》发表了全部会议论文,被EI检索全部收录;我于2005年应邀参加香山科学会议,2013年参加在北京举办的“首届可拓学与创新方法国际研讨会暨可拓学创立30周年庆典”、参编大会论文集(EI检索)、参加并主持可拓学科学共同体新闻发布会;参编《中国原创学科可拓学发展报告2016》。这一切,得益于蔡文先生和他原创的可拓学!

蔡文先生多次来哈工大做学术报告,积极促成成立哈工大可拓学研究会,曾欣然应聘为哈工大建筑计划与设计研究所特邀研究员,鼓励和鞭策我们开展可拓学应用研究。

我一边缅怀蔡先生,一边逐一查阅与蔡先生的微信通信。今年2月至9月,我经常从微信收到蔡先生发来的关于可拓学等文献资料及给我的宝贵建议。蔡先生发的微信,有的是时在白日,更多的则是时在夜晚甚至是深夜和凌晨。如:

3月9日凌晨5:10发的《资料系列:走进中国原创学科可拓学》;3月15日凌晨4:31发的《资料系列增补版:走进中国原创学科可拓学》;3月26日凌晨4:31、3月31日凌晨4:42发的《可拓学系列资料——从创立到应用》;4月3日凌晨3:19发的《科学网-中国原创学科可拓学38年资料系列——从创立到应用》;5月1日凌晨0:30发的《原创时代的到来——可拓学会参会有感》;6月3日凌晨3:06发的《科学网-可拓集、可拓策略生成和可拓数据挖掘》;8月18日凌晨4:53发的《全国可拓学年会于2021年8月12-15日在线上成功举办》;8月19日凌晨4:57发的《科学网-中国原创学科可拓学40年发展影响几何?》;9月1日凌晨0:12发的《科学网-我和可拓学的缘分——发现两个重要历史节点》;9月2日凌晨2:52发的《历史的回响·科学(萨顿:科学史上的东方和西方》;9月3日凌晨4:18发的《吴文俊:东方数学的使命_搜狐网》;最后一次是9月12日凌晨3:46的“转发李莉微信”《张学文老教授对可拓逻辑的看法(在科学网)》。蔡先生为创立可拓学、推广可拓学,真是不舍昼夜、奋不顾身。

今年5月13日,蔡先生在微信里给我留言道:“你的可拓建筑设计还是独树一帜的。”我回复说:“得益于您的原创!去年获得了第三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是将可拓学应用于社区服务设施设计创新的研究课题。您多保重身体!”蔡先生回复说:“最好能按照建立一个建筑设计方向的目标前进,越办越大!”“立足世界!”“只有高的格局,才有高的事业。”“组织一支队伍,并逐步壮大!”可拓学研究及其应用正处于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蔡先生的谆谆教诲还在耳畔回响,万没想到的是他老人家竟然离我们而去......

感恩蔡文先生!

铭记蔡文先生!

蔡文先生千古!

邹广天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计划与设计研究所所长

哈尔滨工业大学可拓学研究会副会长

历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可拓学专业委员会

(现可拓学与创新方法专业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副主任委员,现为顾问委员


可拓精神激励后人奋勇前进

——回忆蔡文老师的胸怀与处理难题的智慧


第一次聆听蔡老师的学术报告,是在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时间2005年11月,以“可拓学的科学意义与未来发展”为主题的第271次香山科学会议前后。当时我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读博士。听完蔡老师的报告,我回想起在中国科学院软件所工作期间,在信息化项目实施中遇到的很多矛盾问题,其解决的思路和可拓学不谋而合。如果有可拓学理论的指导,也许团队可以少走弯路,提高效率。蔡老师在报告中体现出的博大胸怀和强烈的使命感,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位师生。报告结束,我马上从石勇教授办公室,借到到了蔡文老师的第一本书《物元分析》来学习,从此和蔡老师及可拓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感受最深的是蔡老师博大的胸怀。蔡文老师多次被问及创立可拓学的缘起,他是站在为全人类造福的角度创立了这一门学科。他多次跟我们讲,放眼世界,学科林立,但是学术界能有效指导人类解决矛盾难题的学科却非常稀缺。蔡老师多次强调,可拓学的初心,是为社会大众解决矛盾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方法支撑。让生活更美好,让社会更和谐的使命感促使我们不断探索、完善矛盾问题智能化处理的理论与方法,造福人类,造福社会!

其次是蔡老师对培养年轻人的无私奉献精神。年轻人面临评职称、科研考核等压力,难免存在急于求成的心态。但蔡老师强调,审稿不能降低文章的质量,如果把关不严,会影响可拓学的声誉,更会影响年轻人未来的前途。蔡老师会拿出宝贵的时间,对论文中的不足之处逐一批注,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帮助年轻人建立严谨的学风,突出文章里面有创意、有创新的那些亮点,在论文的多次修改中成长起来,最后能够熟练运用可拓学解决领域的矛盾问题。

用人与做事方面,蔡老师也往往关注人的优点,鼓励年轻人把优点发挥出来。蔡老师曾经跟我讲,如果看人的缺点,每个人都有缺点,这样你就没法用人,所以要多看人的优点,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集团队力量,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共同做事。刚刚加入可拓学队伍的很多是年轻学生、青年教师,初次进入可拓学的殿堂感觉眼花缭乱,应用基元理论或可拓集合时往往盲人摸象,系统性不强,有时候会犯错,甚至用错关联函数的公式。蔡老师总是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鼓励年轻人多干事,只有在做事中才能成长。要做事难免就会犯错,特别是开拓性的工作,不能因为犯错而不做事,那是更可怕的。但犯错了,事后一定要总结经验,分析基元模型,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蔡老师对年轻人成长的包容和支持吸引了更多学者与社会人士加入可拓学大家庭。

蔡老师多次告诫我们,矛盾无处不在,要从多角度看问题,系统性分析问题,通过拓展变换解决问题。蔡老师本人也是以可拓学为理论依据,勇于挑战工作生活中的难题,用可拓学处理难题,创造了很多典型的解决难题的案例,比如,解决会议经费不足的问题、可拓学研究生招生的难题、国外学者到中国访学时,可拓学术语翻译与英文表达习惯的差异问题,到赣州讲学却因台风使航班和火车均取消而似乎无法成行的难题等。

蔡老师应邀多次到宁波、北京、珠海、济南等地讲学,对企业提出的一些难题,蔡老师往往有多角度的建议,但蔡老师一般不会直接给出建议,而是引而不发,通过暗示和方法提示,让企业家自己主动找出解决方案。有时提示我思考的方向,我再把解决方向转达给企业。让企业更有成就感。

每次讲学或报告前夕,蔡老师都会对授课的课件重新进行梳理,根据受众的不同而改变讲课的内容、顺序、案例、故事以及训练题目。有时候我们看蔡老师半夜2点钟还发邮件,都很心疼,提醒他要注意休息,蔡老师却笑哈哈地说,我只有把内容完全改好了,才会心安理得地睡觉,中午我会小睡一会儿。今年可拓学年会期间,蔡老师还做了1小时的可拓智能的报告,反响强烈,如在昨日。

虽然蔡老师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他勇于创新的学术思想、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诲人不倦的高尚情操、宽厚慈爱的智者风范将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仰。思听教诲,风范永存。他的音容笑貌和解决难题的可拓精神将长存我们心中,激励一代又一代可拓人奋勇向前,为国家科技创新与社会和谐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李兴森  

广东工业大学可拓学与创新方法研究所所长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可拓学专业委员会主任


从“一条永恒的金带”到“转换桥”

---纪念恩师蔡文教授


大学毕业那年,我幻想中的世界是相容的,以为万物都是遵循严密的逻辑关系。

1984年,蔡文老师将我引入到完全不同的逻辑体系中。

1986年,终于有幸成为蔡文老师的研究助手。我天天沉浸在辩证逻辑形式化的研究中。慢慢才感知到,不同的逻辑体系中巧妙的、不同的逻辑推理方法。

传统逻辑推理中的反证证与数学归纳法,在似然逻辑中变成了假设检验、方差分析与回归。在可拓逻辑体系中蔡老师又巧妙地运用可拓集来构建从不相容到相容的转换逻辑。

1988年的某天,研究室的一位同事带来一本讲述传统逻辑中悖论的“一条永恒的金带”(指拓扑学中的Mobius带)。蔡老师非常神奇将传统逻辑中的矛盾用于解决两个不相容体系的转换问题,提出非常有趣的“转换桥理论”。

1988年,我们在蔡老师的带领下,获得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三十多年过去,我一直关注可拓逻辑的研究与发展,非常佩服蔡老师一直战斗在第一线上,可拓逻辑研究的路程仍很漫长。

逻辑体系的构建,一直是科学发展的核心。从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到培根的归纳法,到皮尔逊的似然逻辑,再到黑格尔的辩证逻辑,每一套逻辑体系的建立,都会引发一大群学科的发展。

改革开放后,国内学术界的前辈们,也在这方面作了大胆的探索与尝试,从汪培庄老师的模糊逻辑,到刘应明老师的不分明逻辑与邓聚龙老师的灰色逻辑,但始终感觉没有蔡文老师的可拓逻辑那么具有震撼力。


刘洪伟

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可拓学与创新方法研究所 粤ICP备050088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