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时报2008年10月22日讯,“经过20多年的连续研究和全国可拓学研究者多年的努力,可拓学已经有了初步规模,逐步从理论研究走向了应用研究,从国内走向国外。”10月17日~19日,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可拓工程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承办的全国第12届可拓学年会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召开,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可拓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蔡文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
蔡文介绍,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可拓学已经建立了初步的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了10本专著。此外,有200多个单位的学者在300多家杂志发表了可拓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论文,进行了20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一批省市基金项目。这些专著、论文和课题报告使可拓学的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逐步形成。
在应用研究方面,可拓学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可拓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产生了信息、控制、管理、思维科学等领域中的可拓工程理论与方法。若干年来,可拓学研究者开展了可拓论和可拓方法在专业领域的应用研究,包括: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在计算机领域的应用;在设计领域的应用,如机械设计、产品设计、建筑设计;在自动化领域的应用,如可拓检测、可拓控制;在管理领域的应用,如可拓决策、可拓营销、可拓策划;以及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等。
“可拓学完全可以变成为每个公民或企业服务的工具。”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李兴森向《科学时报》记者表示。
可拓学在应用领域发展的一个成就是可拓软件的研制。10月19日下午,大会展示了各种可拓软件,如自助游可拓策略生成系统软件、可拓策略辅助生成系统软件等。
蔡文告诉记者,作为中国人独创的新学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可拓学的研究队伍已从无到有、从一个人发展到包括中科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等院校学者组成的海内外研究队伍。目前,美国、日本、委内瑞拉和我国台湾地区等的海内外学者也积极参加可拓学的研究,可拓学正在逐步走向世界。
“目前的发展依然相当艰难,可以说,我们依然是在夹缝中成长。”蔡文坦言,可拓学目前依然没有形成独立的学科,也没有自己的学生,只能通过培养全国各地的讲师、副教授、教授等来寻求发展。“我们只能用可拓学的方法发展可拓学。”蔡文说,“希望这种状况以后能慢慢得到改变”。